欢迎来到美国DURACELL蓄电池网站!
咨询热线:16211124561

新闻中心

首页 > 新闻中心

动力电池回收遇到冷水了

动力电池回收遇到冷水了

7月25日,特斯拉前高管JB.斯特劳贝尔创立创建的电池回收公司红木材料表示,将在内华达州西北部建造一座工厂,生产电动汽车所需的电池组件。同一时间,韩国LG能源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,宣布将在中国成立电池回收公司。

无独有偶,不久前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“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”上强调,吉利将布局包括动力电池回收在内的全链路闭环生态。

细心的人早已发现,近几年无论是整车企业中的比亚迪、吉利,还是供应链中的宁德时代、国轩高科等企业均是纷纷加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行业。

纷纷入场的背后是动力电池回收的可观前景。中国自2018年开始进入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期,2020年有25.6GWh的动力电池退役,2025年动力电池退役将达174.2GWh(约200万吨),为2020年的6.8倍,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8.2%。甚至国际能源署曾预测,未来10年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规模将达到1648亿元。

另一方面,动力电池原材料供不应求,导致价格持续上涨。今年7月,碳酸锂价格为47.25万元/吨,比今年年初上涨近70%,比2021年年初的5.3万元/吨,上涨近8倍。双管齐下,这也倒逼上市公司加速布局电池回收行业。

不过与外界看到纷纷入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“热闹”相比,电池回收成果产出给人的感觉似乎低调之极。对于动力电池回收这一奇怪现象,在相关人士看来并不矛盾,他们对此甚至用“望山跑死马”来形容。也就是说动辄千亿级别的动力电池回收愿景目标看似触手可及,但真正实现量产化、规模化的回收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。

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,主要在于动力电池回收模式,相较于外界理解的动力电池回收之后的直接拆解,其实中间还有动力电池退役后的梯次利用环节。

所谓的动力电池退役梯次利用,主要是指动力电池电量衰减至80%之后就无法满足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,而不得不面临淘汰。淘汰之后的动力电池可拆解成模组或电芯,形成小型电池用于低速电动车、太阳能路灯等产品,也可以将多个完整的电池包并在一起,为风、光电等场景做小型储能。

中国动力电池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如果对于尚可进行梯次利用的动力电池进行直接报废拆解实属浪费,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说法是动力电池使用寿命为5-8年,但这样的说法不严谨,动力电池寿命至少有20年。动力电池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使用时,还可以考虑梯次利用,梯次利用价值也没了才考虑进行报废拆解。这样才能使得动力电池回收利益实现最大化。

按照一般规律,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经过5-8年之后就会淘汰,此时退役后的动力电池转而投入到梯次利用环节,至少经历12年时间才能真正进入到拆解回收步骤。这中间漫长的时间成本是许多企业不能忍受的。

如果动力电池退役之后直接进入到拆解回收,其中的利润成本也是企业主体不得不考虑的现实因素。据专业技术人士表示,动力电池拆解回收目前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主流工艺路线,干法是冶金热解,虽然成本低廉,但能耗大,金属回收率低问题突出;而湿法主要利用酸碱或有机溶剂等方法,但会产生大量废水,不利于环境保护。

当然,随着技术进步拆解回收也在同步创新,比如有低温冷冻、生物技术等,但普遍不太成熟。因此,对于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实施,仍然没有一个理想方案。







此外在利润空间方面,有企业表示一吨磷酸锂电池回收成本在8500元左右,而通过一系列工序提纯金属之后,所得的市场价价值也仅仅是9000元左右,几乎无利可图。因此不少专家对于动力电池回收乐观前景的说法保持质疑。



值得强调的是,动力电池回收前景巨大,吸引了一大批作坊式的企业进驻。根据相关机构统计,2020年新增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3321家,同比增长143%;2021年则新增2.44万家,同比增长635%。如今这一领域的企业多达3.85万家。



这些作坊式的企业在对于动力电池回收可谓是简单粗暴,火烧、铁锤猛砸就实现了废旧金属利用,要知道动力电池中的锂元素极为活跃、钴元素有毒,这番操作下来,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不容小觑。事实上,从2018年至今,工信部先后只配准了26家企业符合“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”。



对于动力电池回收存在的乱象,近两年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出台相关法律法规。2021年8月,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在内的五部门联合发布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》,明确了动力电池梯次产品生产、使用、回收利用全过程相关要求,完善梯次利用管理机制。

 

美国DURACELL蓄电池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电话:16211124561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